《小组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Social GroupWork
课程编码:23A08011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56 其中讲课:40 实验或实践:16 上机:0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推荐教材:
张洪英:《小组工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
刘梦:《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价值观、工作模式以及开展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实务训练,将书本知识变成实践能力,从而初步具备通过小组工作达到社会工作目标的能力。
主要任务: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小组工作的发展,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小组动力学,小组发展过程与各阶段技巧,小组的评估,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以及由这些实践引发的有关本土化的思考等;着重阐明小组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职业伦理;注重理论和基本技巧的结合,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实务训练,联系中国本土的经验,以增强实践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所以,本课程的开设建立在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课程基础上。另外,学生还需有一定的社会工作实践实习经验,这是学习该门课程的两个前提。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多参加社会工作实习与实践活动,对社会工作实务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小组工作概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掌握小组、小组的类型,掌握小组工作的定义以及小组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什么是小组、小组的类别、小组的功能。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小组的定义
一、小组的含义和特征
二、小组工作的含义
三、小组工作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服务工作中小组的类型
一、小组工作的目标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一、小组工作的起源
二、小组工作的诞生
三、小组工作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小组工作的功能
一、对人的功能
二、对社会的功能
第二章 小组社会工作的发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的发展历史及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一节 小组社会工作的起源
一、历史背景
二、基督教青年会的创立
第二节 小组社会工作的成长
一、小组工作的诞生
二、相关学科的支持与发展
三、相关著作的出现
第三节 小组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专业化化发展
第四节 小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二、专业化的成果
第三章 小组社会工作的价值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掌握小组工作实践的价值基础和实践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及其在小组实践中的作用。
第一节 价值对社会工作的作用
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二、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三、价值对小组社会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 小组工作价值体系的内容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二、小组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 对个人价值的反思对小组工作的作用
一、有助于认识服务对象
二、有助于专业实践
第四节 社会小组工作在价值实践中的基本假说
一、小组的经验是可以分享的
二、小组的改变更为持久
第五节 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一、保密原则
二、个别化原则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支撑小组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重点掌握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所涉及的小组工作的所有理论如场域理论、镜中我理论、社会学里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第一节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脉络
二、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的作用
第二节 生态学观点
一、生态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生态理论对小组的作用
第三节 交换主义和互动分析
一、交换主义和互动分析的主要观点
二、交换主义和互动分析对小组工作的作用
第四节 场论
一、场论主要观点
二、场论对小组工作的作用
第五节 小组过程理论
一、小组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小组过程理论对小组工作的作用
第五章 小组工作的阶段模式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工作的一般过程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艾伦与迪克馒的下组工作四阶段说、格兰德的社会工作五阶段说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 一般小组的发展阶段
一、小组开始
二、小组冲突
三、小组成熟
四、小组结束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典型模式
一、小组工作模式的功能
二、小组工作的典型模式
第六章 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 建议学时:4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和交互模式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小组工作实施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的标准
二、建构的作用
第二节 社会目标模式
一、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目标模式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社会目标模式中的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三节 治疗模式
一、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治疗模式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治疗模式的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四节 交互模式
一、交互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交互模式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交互模式的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五节 目标形成模式
一、目标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目标形成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目标形成的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六节 行为模式
一、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行为模式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行为模式的中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七节 任务中心模式
一、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任务中心模式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任务中心模式中的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八节 生态模式
一、生态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生态模式的目标原则和特征
三、生态模式中的小组、小组工作者、组员
第七章 小组动力:领导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领导的概念、功能、基本理论、具体任务、基本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领导的概念、功能、基本理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领导的涵义、特点
一、领导的涵义
二、领导的特点
第二节 领导者的功能
一、带领小组的功能
二、稳定小组的功能
第三节 领导的基本理论
一、领导特质论
二、权变理论
第四节 领导的具体任务
一、制定小组计划书
二、处理小组内部事务
第五节 领导者的基本态度
一、温暖
二、关怀
第六节 小组工作者的领导技巧
一、尊重
二、同感
第八章 小组动力:沟通和互动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解掌握小组中沟通和互动的特点和一些基本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中沟通和互动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互动过程与人际关系
一、联盟关系
二、同盟关系
第二节 小组中的沟通
一、沟通的作用
二、沟通畅通的标准
第三节 沟通网络
一、沟通网络的形成
二、有效沟通网络
第四节 小组中的沟通体系
一、什么是沟通体系
二、有效的沟通体系
第五节 “领导中心模式”和“小组中心模式”
一、领导中心模式
二、小组中心模式
第六节 次团体
一、什么是次团体
二、次团体的功能
第九章 小组规范、角色、地位与文化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规范、角色、地位与文化的基本含意及其在小组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规范、角色、地位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中的规范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规范
二、小组中规范的作用
第二节 小组中的角色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角色
二、小组中角色的作用
第三节 小组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地位
二、小组中地位的作用
第四节 小组中的文化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文化
二、小组中文化的作用
第十章 小组凝聚力和小组目标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掌握小组凝聚力和小组目标的基本含意及其在小组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制定小组目标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的凝聚力
一、什么是小组的凝聚力
二、怎样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第二节 小组中的目标
一、什么是小组的目标
二、怎样制定适合的小组目标
第十一章 解决问题、决策与冲突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掌握小组中的问题解决、决策与冲突的基本含意及其在小组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中的问题解决、决策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中的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问题
二、小组中的问题解决方式
第二节 小组中的决策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决策
二、小组中的有效决策
第三节 小组中的冲突
一、什么是小组中的冲突
二、小组中的冲突解决方式
第十二章 小组前的筹备工作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前筹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筹备中招募组员的方式、招募时与组员的面谈以及小组计划书的撰写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成员
一、成员的基本要求
二、成员的年龄要求
第二节 小组工作者
一、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二、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第三节 小组规模
一、规模大小的利弊
二、小组合适的规模
第四节 小组活动空间
一、什么是活动空间
二、活动空间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食物的安排
一、食物的安排时间
二、食物在小组中的作用
第六节 成员的招募
一、招募形式
二、招募中注意事项
第七节 小组前的会谈
一、会谈的内容
二、会谈的作用
第八节 小组工作计划书的撰写
一、计划书的格式
二、计划书的功能
第十三章 小组开始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开始各个阶段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开始各个阶段组员的特征、应采取的相应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打破僵局的方案
一、小组中僵局的出现
二、各种打破僵局的方案
第二节 活动开始后小组成员的表现
一、两极心理
二、期望别人参与
第三节 成员的关系
一、缺乏信任与沟通
二、工作员的任务
第四节 工作员的态度
一、工作员的角色
二、工作员的态度
第十四章 小组形成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形成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小组形成各个阶段组员的特征、应采取的相应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规范的出现与违规行为的处理
一、小组规范的出现
二、小组违规行为的处理
第二节 组员开始表达个人需求
一、组员表达个人需求的方式
二、组员的多种需求的出现
第三节 小组结构的形成
一、小组的权力结构
二、小组的沟通结构
第四节 工作员的主要任务
一、善于发现组员的需求
二、针对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
第五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使能者
二、支持者
三、决策者
四、经纪人
第十五章 小组冲突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冲突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冲突各个阶段组员的特征、应采取的相应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冲突的形成
一、冲突的表现形式
二、冲突的功能
第二节 小组冲突阶段工作员的技巧
一、稳定小组
二、处理冲突的形式
第三节 冲突期的主要活动方案
一、认清价值观、修正信念
二、角色扮演
第十六章 小组维持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维持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维持各个阶段组员的特征、应采取的相应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结构
一、结构的特点
二、工作员的角色
第二节 小组变迁
一、组员的变迁
二、工作员角色的变迁
第三节 工作员的工作技巧
一、引导的技巧
二、支持的技巧
第四节 处理小组中个别组员问题的案例
一、组员的信任度训练
二、组员的的探索自我
第五节 小组维持的活动方案
一、注重小组自决
二、注重组员能力的提升
第十七章 小组结束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掌握小组结束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和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组结束各个阶段组员的特征、应采取的相应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一节 小组结束的动力
一、小组凝聚力的表现
二、小组沟通结构的表现
第二节 结束期的基本任务
一、巩固小组经验
二、处理离别情绪
三、评估
第三节 工作员的技巧
一、引导感受表达
二、催化小组结束
第四节 小组结束期的活动方案
一、我的收获
二、真情告白
三、笑迎未来
撰稿人:乔世东 审核人:赵宝爱
上一:【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政治制度》教学大纲
下一: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