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与统计》教学大纲
Sociological Survey and Statistics
课程编码:23A03060 学分:4.0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 64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推荐教材: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目:
1.刘畅:《社会调查与统计》,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2.水延凯:《专题调查与实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徐经泽:《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认识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为增强学生专业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的操作程序,以及各步骤环节的技术问题,掌握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运用的技巧,并熟练掌握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能够运用社会调查与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社会研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社会调查与统计》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对该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书面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功能、由来与历史发展;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范畴与方法,包括了解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特别是方法论问题,掌握社会调查的操作的一般程序,以及各步骤各环节的技术问题,了解社会调查不同类型的适用条件,掌握社会调查方法运用的技巧;能够运用社会调查的有关知识和理论、方法、技能指导现实工作,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并熟练掌握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灵活运用。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了解社会调查的方法论;了解社会调查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调查的概念、特点,社会调查的方法论。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什么是社会调查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方法论
一、社会调查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二、社会调查的方法论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发展
一、古代的社会调查
二、近代社会调查
三、现代社会调查
第二章 社会调查过程及主要环节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了解并掌握如何选定调查课题;学会如何设计调查方案;了解如何组织调查队伍;并自己动手拟定一份调查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学会选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组织调查队伍。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
二、社会研究一般过程的特征
选定调查课题
一、选题的重要意义
二、调查课题的种类
三、选题的原则
四、选题的来源
提出研究假设
一、什么是研究假设
二、为什么要建立“假设”
三、形成研究假设的必要条件
设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三、调查方案举例
组织调查队伍
一、调查人员的选择
二、调查人员的培训
三、调查队伍的组织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了解并掌握普查特点、以及普查的步骤和原则;了解并掌握抽查特点、应用以及抽查的步骤;了解并掌握典型调查的特点、步骤以及选择的方法;了解并掌握典型调查的特点、分类以及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普遍调查
一、普遍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普查的作用与应用范围
三、普查的程序与方式
四、普查的原则
典型调查
一、典型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典型调查的步骤
三、选择典型的原则
四、选择典型的方法
第三节 个案调查
一、个案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个案调查的分类
三、个案调查的一般步骤
四、个案调查的适用范围
五、个案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四节 抽样调查
一、抽样调查的涵义与特点
二、抽样调查的应用
三、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四、对抽样调查的评价
第四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并掌握社会测量的尺度;了解并掌握社会测量的指标;了解并掌握社会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测量的尺度,社会测量的指标,社会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一、什么是测量
二、测量的要素
三、社会现象测量
第二节 社会测量的尺度
一、定类尺度
二、定序尺度
三、定距尺度
四、定比尺度
第三节 社会测量的指标
一、社会指标
二、调查指标
第四节 社会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一、社会测量的信度
二、社会测量的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第五章 文献调查法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献法的定义与类别;了解并掌握搜集文献的要求与步骤;掌握信息摘取的程序与方法;了解并掌握网络信息的搜集和摘取;明确文献法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献法的使用。
文献调查法的概念
一、文献调查法的含义
二、文献的类别
文献的搜集
一、收集文献的基本要求
二、收集文献的步骤:
三、文献查找的方法
信息的摘取
一、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
二、记录信息的主要方法
网络信息的调查
一、网络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二、网络信息的搜集和摘取
第六章 实地观察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实地观察法的定义与类别;了解并掌握实地观察法的实施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并掌握如何减少观察误差;了解实地观察法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实地观察法的使用。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实地观察法
二、观察法的类型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的实施
一、观察法的原则
二、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一、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法的优点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
第七章 访问调查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解并掌握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并掌握访谈过程及其技巧;掌握访问调查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电话访问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了解并掌握访问调查法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访问调查法的使用。
访问调查法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访问调查法
二、访谈法的类型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一、接近被访问者
二、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
三、听取回答的技巧
四、引导和追询
五、访谈结束
六、再次访问
访问调查的实施
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
四、做好访问记录
五、对无回答的处置
电话访问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
一、电话访问
二、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
一、访问调查法的优点
二、访问调查法的缺点
第八章 问卷调查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并掌握问卷的结构和设计原则;掌握问卷调查的实施特点;了解并掌握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并学会自己制作问卷。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卷法的使用。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二、问卷调查法的种类
问卷的设计
一、卷首语(封面信)
二、填答说明
三、问题和回答方式
四、编码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
二、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三、对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研究
第四节 问卷调查法的评价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二、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第九章 试验调查法和蹲点调查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并掌握试验调查方案的设计;掌握试验调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并掌握实验调查法的优缺点;并了解蹲点调查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试验调查法和蹲点调查法的使用。
实验调查法概念和种类
一、什么是实验调查法
二、试验调查法的种类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单一实验组设计
二、实验组对照组设计
三、多实验组设计
实验调查的实施
一、实验者的必备条件
二、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三、实验过程的控制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
一、实验调查法的优点
二、实验调查法的缺点
蹲点调查法
一、什么是蹲点调查法
二、蹲点调查的类型
三、蹲点调查方法
四、蹲点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对蹲点调查法的评价
第十章 资料的整理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原则;理解并掌握文字资料的整理;理解并掌握数字资料的整理;学习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
资料整理的意义和原则
一、整理资料的意义
二、整理资料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
一、审核
二、分类
三、汇编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
一、检验
二、资料的分组
三、资料的汇总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作
第十一章 统计分析 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统计分析的含义、作用、原则;了解并掌握集中量数分析的方法;了解并掌握单变量分析中的统计推断;了解并掌握双变量分析的方法;了解SPSS和SAS等常用统计软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统计分析概述
一、统计分析的含义
二、统计分析的作用
三、统计分析的原则
四、统计分析的层次
单变量统计分析
一、单变量描述统计
二、单变量推断统计
双变量统计分析
一、双变量分析
二、双变量分析的方法
统计软件简介
第十二章 思维加工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思维加工及其意义;了解并掌握几种思维加工的方法;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这几种思维加工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思维加工的方法。
比较法和分类法
一、比较法
二、分类法
分析法和综合法
一、分析法
二、综合法
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
一、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
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三、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因果分析法
一、形式逻辑的因果分析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
一、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二、研究系统的内在结构
三、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第十三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了解并掌握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了解并掌握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并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抽样调查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
调查报告的构成要素和撰写程序
一、提炼报告主题
二、精选调查材料
三、拟定写作提纲
四、推敲书面语言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一、标题
二、前言
三、主体
四、结束语
五、简介
六、后记
七、附录
第十四章 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查报告评估的意义和内容;了解调查评估的分析框架;了解并掌握调查成果应用的意义及其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学习如何撰写调查工作的总结。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进行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
调查报告的评估
一、评估调查报告的意义
二、评估调查报告的内容
三、评估的分析框架
调查成果的应用
一、调查成果应用的重要意义
二、调查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努力改善调查成果应用环境
调查工作的总结
一、社会调查工作总结
二、调查人员个人总结
第四节 调查工作总结示例
撰稿人:高海虹 审核人:吴胜
上一:【法学】《专业实习与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下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