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名著选读》教学大纲
Selected Readings of Polit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23A02110 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推荐教材:燕继荣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1.[英]戴维·米勒、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美]乔治·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3.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唐士其著:《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王彩波编:《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西方政治学经典名著的研读与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原著、尤其英文原著的习惯与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领会西方政治思想的发生与流变,正确理解和掌握西方政治思想的精粹,进而训练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本科生专业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课程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知识,鉴别和吸收各种政治思想、学说、制度中于我有用的治理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培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为从事深入性的研究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原著的阅读主要在课外,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指定的著作,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二是要求学生尊重原著,阐释和讲授观点一定要有论据与论证;三是要求学生能查阅和学习英文文献、掌握部分经典著作的翻译。
按照专业培养计划,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而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与课程论文也是学生自学原著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讲授指定的原著、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写一篇相关的课程论文。
其中学生分组讲授要求学生在核心内容之外,将每个组员的分工与贡献也要予以公示,这是给学生评定课堂讲授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的课程论文需要学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包括形式的规范与质量的规范,若出现严重的剽窃行为(抄袭率达30%以上),则本门课程直接评定为不及格,需重修。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导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政治与政治学的界定、整体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与基本问题,了解政治学名著的研究方法与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政治的界定、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名著的研究方法
[授 课 方 法]教师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何为政治与政治学?
一、理解政治的不同角度
二、我们对政治的理解
三、何为政治学
第二节 思想家与名著的魅力
一、政治思想
二、思想家
三、政治问题
第三节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基本问题
一、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整体把握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政治学名著的阅读与学习
一、学习西方政治学名著的价值
二、基本的方法或途径
三、把握四个要素与五个步骤
第五节 本课程设计与考核
一、基本要求
二、课程设计
三、课程考核
四、推荐的阅读书目与资源平台
第二章 柏拉图与《理想国》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课前阅读《理想国》,了解古希腊时期的政治、社会背景,掌握柏拉图的正义观、政体观、哲学王思想,通过学习能全面评价柏拉图与《理想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柏拉图的生活时代、柏拉图的正义思想与政体思想、《理想国》的评价
[授 课 方 法] 教师讲授、师生讨论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引言:伯罗奔尼撒战争与“苏格拉底的时代”
第一节 柏拉图的生平
一、出生与成长
二、游学积累
三、学园讲学与著述
第二节 柏拉图的主要著作与政治思想
一、主要的政治学著作
二、政治思想
第三节 《理想国》逻辑与原文摘录
一、整体逻辑的把握
二、核心问题之正义观
三、核心问题之哲学家统治
四、核心问题之政体思想
第四节 对柏拉图与《理想国》的评价
一、历史地位
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节 师生讨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比较
第三章 阿奎那的神学世界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整体把握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了解并全面评析阿奎那的神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特征、对《神学大全》的评价
[授 课 方 法] 教师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引言:宗教的一般性问题
一、宗教的界定与分类
二、宗教的功能
三、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较
第一节 中世纪印象
一、征服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
二、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经济概况
四、基督文化
五、中世纪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 阿奎那的生平与时代
一、事业发展四个阶段
二、所处的时代
第三节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与著
一、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二、阿奎那的政治学著述
第四节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与原文摘录
一、国家论
二、法的思想
三、政体学说
第五节 对阿奎那及政治思想的评价
一、阿奎那及政治思想的时代影响
二、阿奎那及政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三、关于中世纪的结语
第四章 马基雅维利的理想与现实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在精读《君主论》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君主论》的整体思想,掌握马基雅维利的君主国、军事与雇佣军、君主的统治术等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对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的全面评价、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内涵。
[授 课 方 法]学生讲授、师生讨论为主,学生课下自学为辅
学生分组讲课: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
第一节 马基雅维利的时代与生平
一、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
二、马基雅维利的人生经历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著述与政治思想
一、著述
第三节 《君主论》的逻辑与原文摘录
一、《君主论》的成书
二、中译本
三、《君主论》的逻辑
四、原文摘录
五、核心思想
第四节 《君主论》的贡献及影响
一、整体评价
二、时代影响
三、学术价值
第五节 对马基雅维利及其政治思想的学术研究及问题聚焦
一、世人的评价与已有的研究
二、问题聚焦之一:什么是马基雅维利主义?
三、问题聚焦之二: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四、问题聚焦之三:马基雅维利是君主主义者还是共和主义者?
第五章 霍布斯与《利维坦》 建议学时:7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走出神学世界的欧洲的近代史,了解霍布斯关于国家产生的前提、目的,自然权利等思想,全面认识霍布斯的国家观在近代政治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霍布斯的写作时代背景、英文原文节选、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与绝对主权思想、对《利维坦》评价
[授 课 方 法]教师讲授、学生讲授、师生讨论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第一节 霍布斯的生平与时代
一、霍布斯的生平
二、霍布斯所处的时代
第二节 霍布斯的著作与政治思想
一、理论前提
二、自然状态
三、自然法理论
四、社会契约论与国家的产生
五、主权理论
六、政体理论
第三节 《利维坦》的逻辑与原文摘录
一、《利维坦》的逻辑
二、原文摘录
第四节 学术聚焦
一、绝对主权思想?
二、专制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三、以恐惧对抗恐惧
第五节 师生讨论:比较霍布斯、洛克、卢梭的政治思想
第六章 普布利乌斯与《联邦党人文集》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在研读《联邦党人文集》的基础上,把握美国三权分立、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司法制度等建立的原因,全面评价《联邦党人文集》的贡献与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美国的建立与制宪会议、《联邦党人文集》的核心观点、对美国宪法的全面评价
第一节 作者简介
一、麦迪逊
二、汉密尔顿
三、杰伊
第二节 《联邦党人文集》的写作背景
一、直接由来
二、由邦联到联邦
第三节 《联邦党人文集》的结构、目标、主题和核心观点
一、结构
二、目标
三、五个主题
四、核心观点
第四节 《联邦党人文集》的影响与评价
一、影响
二、遗留的问题
第五节 《联邦党人文集》英文摘录
一、第10篇:党政问题
二、第51篇:分权理论
第六节 学术聚焦
一、复合共和制思想
二、对共和的继承与发展
第七章 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建议学时:7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把握美国民主模式中的民情、法治、自治,掌握美国抵制“多数人暴政”的制度与方式、以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方式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托克维尔写作的时代背景、托克维尔推崇美国民主的原因、美国民主维持的因素、对《论美国的民主》的全面评价、“革命松动论”及评价
[授 课 方 法]教师讲授、学生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第一节 托克维尔的生平与著作
一、托克维尔的生平
二、托克维尔的著作
第二节 《论美国的民主》的时代背景与结构
一、时代背景
二、结构
第三节 核心问题之:为什么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贵族制度的优越性
二、民主制较贵族制度的优越性
三、托克维尔心中理想的“民主社会”
第四节 核心问题之:民主和平等
一、民主的界定
二、平等的界定
三、民主与平等
四、民主的隐忧
第五节 核心问题之:民主与自由
一、自由的理解
二、民主与自由的关系
第六节 核心问题之:平等与自由
一、基本概述
二、为什么人们爱平等甚于爱自由
三、对平等与自由的整合
第七节 对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的评价
一、历史地位、对后世影响
二、学术价值
第八节 学生讲课:托克维尔与《旧制度与大革命》
第八章 亨廷顿的民主与政治秩序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在精读基础上,:全面把握亨廷顿写作此书的背景、制度化水平的观点、政治秩序的阐释,反思政治秩序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作用,反思政治秩序对人类政治生活的意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民主与秩序的界定、政治制度化水平的理解、亨廷顿政治秩序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授 课 方 法]学生讲授、教师讲课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学生讲课:亨廷顿与《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第一节《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基本逻辑
一、发现三个事实
二、问题分析:根源不在贫困
三、强大的政府论
第二节 政治制度化
一、内涵
二、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内聚力
第三节 现代化孕育着不稳定
一、现代性孕育稳定
二、现代化孕育不稳定
第四节 现代化滋生腐败
一、腐败的界定
二、现代化滋生腐败的原因
第五节 普力夺政体
一、界定
二、普利夺社会的表现
第六节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影响与评价
一、时代影响
三、对中国的启示
第九章 奥尔森与集体行动的困境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在精读《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基础上掌握集团和组织理论、搭便车产生的逻辑及解决集体行动逻辑的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集体行动的逻辑、克服集体行动逻辑的路径
[授 课 方 法] 学生讲授为主,教师点评、学生课下自学为辅
学生授课:奥尔森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撰稿人:张平 审核人:常桂祥
上一:【法学】《专业实习与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下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