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课程编码:07A11315 学分:3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推荐教材: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
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
3、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4、孔祥俊:《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知识产权法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理解和领会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精神实质,了解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概况和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为处理知识产权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知识产权法导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其中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是传统知识产权法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课程讲授的重点。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知识产权实际问题。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该课程涉及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等众多内容,容量大而课时明显不足,加之该门课程抽象难懂,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该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案例教学,在课后要通过各种媒体关注时下发生的知识产权热点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知识产权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完成作业巩固课堂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法基本理论,锻炼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具有相通性,因此要善于运用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行比较记忆。
5、要求熟读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条文及相应实施细则(条例),熟练掌握知识产法的主要法律法规,为今后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是该课程的基础,它的指导思想、基本观点和原理贯穿课程始终。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对象的本质与特征,以及它与物权对象、债权对象的区别;知识产权性质与分类;知识产权制度的构成;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知识产权法的社会功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性质;知识产权的对象与客体;知识产权与其它民事财产权利的区别;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以案释法;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
[授课内容]
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
讲授知识产权的概念,要介绍目前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的定义是:“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注意弄清创造性智力成果和非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区别;创造性智力活动和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关系;创造性智力成果与工商业标志的区别。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对象
阐明知识产权的对象是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志。着重认识对象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节、知识产权的构成和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讲授知识产权的构成内容,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归入知识产权法体系是基于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遵从国际惯例。介绍对知识产权的几种分类方法和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制订和编纂情况。
第四节、知识产权的性质
讲授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性质。阐明区分法律关系属性的根据是被调整的社会关系属性及其调整方法。重点分析说明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类别,它与其他民事权利相区别的依据。
第五节、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历史与现状、发展趋势
讲授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也是人类的一项发明,它通过赋予创造者以人身的和财产的权利,激发创造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知识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应当说明,知识产权制度不是万能的,为了寻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国家应通过立法对多方利益做出调整。
讲授分析知识产权制度发生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历史条件,以及该制度的不断完善,现代化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著作权的概念,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著作权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的性质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讨论为辅。
本章内容包括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著作权制度的历史与发展,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重点讲述著作权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和权利归属原则。
第一节、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的概念
讲授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着重说明创作作品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著作权既不是仅有创作活动就可以产生的权利,也不是因作品被利用时才发生的权利。
讲授著作权法的概念及其构成。
阐明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著作权原则上属于作者。
第二节、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遵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述著作权制度作为一项民事制度发生的一般条件。说明著作权制度与出版业的关系,分析著作权制度是从出版商特权转变为属于作者的可转让的民事权利的意义,从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理解板权与著作权或作者权概念的联系与区别,阐明著作权制度国际化的意义和地域性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联系历史,客观评价《大清著作权律》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中国以及现在中国台湾省著作权法制的发展线索。
第四节、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着重分析著作权法的三个基本原则是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应结合起来理解。
第三章 著作权对象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我国法律保护的著作权对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对象的界定。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著作权的对象即作品,它是著作权产生的必要前提。从逻辑上,应区分作品的一般概念和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概念。应掌握各类作品的形式特征。
第一节、作品的概念
讲授创作行为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分清著作权法中的创作和专利法中的创造之异同。重点讲述著作权法所说的作品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正确理解独创性这一重要概念。
第二节、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讲授作品的一般规定性和特殊规定性。作品的一般规定性使作品与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如技术发明等相区别,作品的特殊规定性又使作品划分为不同的类别。阐明计算机软件作为文字作品以及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问题。
第三节、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联系立法的宗旨,讲述某些对象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第四章 著作权内容、取得和期间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著作权内容、取得和期间。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内容和著作权的期间。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以案释法。
著作权的内容是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有权支配、利用、控制的具体方式,表现为人身权和财产权。这是著作权制度中的核心部分,应当详细讲述,并说明著作权取得的条件和保护期限。
第一节、著作人身权
讲授著作人身权的性质以及内容。说是某些人身权不受时间的限制,以及著作人身权之不可转让性和某些权利可由他人代为行使的特点。
第二节、著作财产权
阐明著作财产权所反映的商品关系属性,区分与物质补偿、物质鼓励、按功分配等财产关系的不同。着重讲授著作财产权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著作权的取得
第四节、著作权的期间
第五章 著作权主体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著作权主体的分类;特殊作品著作权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作者概念和著作权人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事实作者和法定作者的区别;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以及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一节、作者
阐明事实作者只能是自然人的客观规律,讲述法律上认定作者的条件。
第二节、著作权的归属
阐明著作权归属的原则。
讲授特殊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说明特殊作品不是基于其表现形式,而是因创作过程中作者之间或作者与其他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导致的著作权不同归属的特别规定。
第六章 邻接权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相关权的范围,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相关权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主要内容为邻接权的产生,邻接权所涉及行为的内涵及意义,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第一节、邻接权的概念
讲授邻接权制度发生的历史原因和意义,着重分析邻接权中的作品传播人的行为与作品作者独创性行为的区别。
第二节、邻接权的构成
讲授按国际惯例三种情况下的邻接权。分析说明我国法律把出版者权归入邻接权的原因。说明专有出版权的性质和意义。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践中著作权的转让和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转让。
创作作品是著作权产生的来源,著作权的利用是著作权人行使其财产权、获得物质收益的手段。
第一节、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阐明许可使用是知识产权领域重要的财产权制度。分析说明许可使用与转让的区别,明确许可使用的标的、许可使用的具体方式。
第二节、著作权的转让
讲授著作权转让的性质和可转让的标的、区分著作权的转让与信托。着重说明在我国转让著作权的合法性,转让著作权的方式(拍卖)。
第三节、著作财产权的其他利用
说明除许可使用和转让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包括担保、信托、破产财团、强制执行的对象、解除婚姻关系时的财产分割等都可以导致著作财产权的利用。介绍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及其国内外发展状况。
第四节、著作权利用中产生纠纷的解决途径
讲授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促裁,着重讲述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诉讼和民事责任问题。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著作权限制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界定。
民事权利的行使要受到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序良俗的限制,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著作权限制,是指除上述一般原则外,法律明确规定一些条件,只要符合这些条件,著作权人以外的人使用作品被认为合法的情况。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强制许可使用制度构成了对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合理使用
着重说明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要求学生掌握合理使用的概念、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以及与法定许可和侵权行为的界限。
第二节、法定许可使用
讲述法定许可使用的概念和内容,区分法定许可使用与侵权行为的界限。
第三节、强制许可使用
讲述国际上中强制许可使用的概念以及适用该项制度的条件。
第九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行政管理和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与著作权有关的行政管理;掌握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能;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和作用;
集体管理组织和著作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案例讨论;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
讲授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责任方式。
第一节、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
分析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诸种侵权行为、各类侵权行为的界限以及与违约的区别、民事责任的方式。
第二节、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行政责任
说明那些侵权行为除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承担行政责任的理由,行政责任的方式。
第三节、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刑事责任
讲授对严重侵犯著作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以及刑事责任的方式。
第四节、民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
运用侵权行为法关于过错的原理,区分过错、推定过错和无过错的不同,说明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第五节、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调解与诉讼
说明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调解的职能、性质及其效力,区分调解与行政调处的不同。
讲授侵犯著作权行为因程度不同导致责任不同,因而可能形成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了解被侵权人对严重的侵权有权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
第十一章 专利法概述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我国专利制度的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专利制度的特征。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讨论为辅。
本章介绍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法律制度的特征、学说、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专利权的概念
专利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人对其发明创造进行控制利用和支配的独占权利。
第二节、专利法律制度的特征
概要讲述 “垄断性”问题,即通过专利法律制度实现对特定技术的垄断。
着重强调“公开性”问题,这种“公开”体现在两个方面:权利范围公开;技术内容公开。
第三节、专利法律制度的有关学说
简要讲授批评或反对专利法律制度的学说。
详细阐述支持或赞同专利法律制度的学说,如早期的自然权利说、以及后来的社会契约说、社会公益说等。
第四节、专利法律制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概括介绍专利法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选取专利法律制度发展史中有代表性的几部专利法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内容,如:1474年威尼斯专利法、1624年英国垄断法、美国专利法等,并概述专利法律制度发展方向。
比较专利法律制度与发明人证书制度,从而分析专利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专利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第五节、中国专利法律制度
简要讲述中国近、现代的有关立法及立法思想。详细讲授中国专利法的立法及修改状况。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对象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第一节、发明
详细介绍发明的概念、特点;专利法保护的各种发明,如产品发明与方法发明、基本发明与从属发明等,以及这些分类的法律意义。
第二节、实用新型
讲授实用新型的概念、特点,尤其应结合实用新型的发展历史及现实中的案例阐明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在构成、范围、作用、效力等多方面的差别。
第三节、外观设计
阐明外观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应特别强调外观设计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功效或作用上的差别。
第四节、其他
概要介绍世界专利法律制度中的各种其他专利,如植物专利、补充专利等。
第十三章 专利权产生的实质要件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产生的实质要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各国专利法都有规定了获得专利权的条件,本章着重介绍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概念及其判断标准。
第一节、消极条件
概括介绍各国专利法中的有关不授予专利的领域;着重讲述中国专利法中有关规定及其演变,其中应阐明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智力活动规则等的区别。
第二节、积极条件
结合案例详细阐述新颖性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阐明公开、不特定人、绝对新颖性、相对新颖性、已有技术、对比文献、抵触申请等相关概念。比较不丧失新颖性的优惠期与优先权制度的差别。了解中国专利法关于新颖性的有关规定。
结合案例详细阐述创造性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阐明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等相关概念。比较专利法中创造性与著作权法中独创性概念的差异,尤其应着重分析新颖性与创造性在专利性判定中的关系和作用。
结合案例详细阐述实用性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使学生掌握判定实用性的具体标准。阐明未完成方面等概念。
第十四章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申请的原则;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的提出;专利申请的审批。
[教学重点与难点]专利申请文件;专利申请的审批。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以案释法。
第一节、专利申请
概要介绍专利申请中的书面原则、单一性原则等,尤其应着重介绍优先权原则,阐明优先权成立的条件以及优先权与其赖以产生的首次专利申请的关系。相应地应向学生阐明优先权日、优先权期、本国优先权、国际优先权、合案申请、分案申请等概念。
简要介绍专利请求书、附图、摘要等各类专利的申请文件的撰写及其作用,着重讲述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图片或者照片申请文件分别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及授权之后的作用、意义。
第二节、专利审查
简要介绍各类审查制度,如登记制、文献检索制、即时审查制、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等。
着重介绍中国专利发明专利审查制度,简要介绍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制度以及专利复审、撤销和无效宣告制度。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内容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的效力;专利权人的义务;专利权的限制;专利实施许可。
[教学重点与难点]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的限制。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专利权是专利法的核心。
第一节、专利权人的权利
实施权指专利权人自行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在讲述专利实施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权的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专利法上专利的“实施”与著作权法中作品的“使用”有何差异,并应针对产品、方法以及用专利方法获得的产品,从专利权效力的角度详细讲述专利权在制造、使用、销售、进口等方面功效和作用。
简要介绍禁止权和许可权的内容,详细阐述有关专利的各种许可实施方式,如独占、排他、普遍、交叉、从属许可等。
概要讲述处分权的内容,介绍专利处分的有关形式,如:转让、放弃等,以及处分行为应遵从的法律程序。
简要讲述标记权的内容,分析将标记行为作为权利或义务的利弊。
第二节、专利权人的义务
讲授缴纳年费的意义和作用。讲述专利权人全面公开其技术的意义以及违反该义务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专利权的限制
时间限制:介绍各类专利的保护期,应着重阐明中国专利法有关规定的演变。
地域限制:简要介绍地域限制的含义及意义。
权利实施中的限制:
详细阐明首次销售的概念和意义,明确该原则的适用范围。
详细讲述善意侵权的概念及法律意义。
具体阐述先行实施这一概念的内容、实施范围以及效力。
详细介绍临时过境制度的出处、作用。
介绍有关非营利目的实施专利的规定以及立法思想。
结合我国专利法介绍计划许可的概念、特点以及对不同的专利权人的适用条件。
结合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介绍强制许可制度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等。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主体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人、申请人及专利权人,掌握专利权归属。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专利权的归属。
本章着重介绍发明人、申请人及专利权人的概念,具体阐述专利权归属的原则和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划分标准。
第一节、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
讲授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的概念,其中着重阐明发明人的构成要件以及发明人在专利法上的权利。
详细阐明先申请人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简要说明先发明人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附带介绍申请日、发明日等概念。
第二节、专利权的归属
阐明自由发明的概念及其权利归属。
阐明职务发明与委托发明的概念、区别及权利归属,详细介绍职务发明和委托发明与自由发明的划分标准,概要讲授有关“灰色区域”的理论。
合作发明的概念及权利归属,合作发明的构成条件。
简要讲述专利权及专利申请的转让和继承,以及转让和继承中的有关要式和不要式行为。
第十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专利侵权行为的类型,掌握实践中对专利侵权的认定及专利纠纷的解决。
[教学重点与难点]专利侵权行为的判断。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以案释法;情景式教学模式。
专利权的保护是专利法中的重要问题,本章具体阐述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判断专利侵权的标准以及专利纠纷的解决方法。
第一节、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具体分析各种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了解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差别。
第二节、专利权侵权判断
简要介绍各种解释权利要求的学说,如中心限定说、周边限定说等,着重说明我国专利法对权利要求解释所持态度。
详述对权利要求进行特征分析的方法以判定侵权的原则和步骤,其中应特别介绍“等同替换”在法律上仍被视作侵权。
介绍间接侵权的概念,各国立法对间接侵权的规定,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专利纠纷的解决
专利行政纠纷:简要介绍专利行政纠纷的种类,各种专利行政纠纷的处理或管辖机关、解决途径、终审权等问题。
专利侵权纠纷:讲述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处理机关、法律责任,弄清诉讼中有关方法专利在举证责任方面的特别规定。
专利合同纠纷:讲述专利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处理机关、法律责任。
第十八章 商标法概述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的含义与特征,能够区别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记。
[教学重点与难点] 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记的区别。
[授 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讨论为辅。
本章讲授商标的概念和特征、商标与相邻标志的联系与区别、商标的种类、商标的作用及商标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
一、商标的概念和特征,通过对标记、商业标记、商标概念的分析、阐述,使学生了解到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为了使自己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的一种标记,这种标记通常是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构成的。需要指出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只有同特定的商品或服务相联系,才能成为商标,否则不成为商标。在讲述商标特征时应指出商标客观上具有保证作用。
二、就商标与商号、商品的装潢以及原产地名称、商品名称等相邻的标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比较,并从商标的结构、用途、使用者等几个方面对商标进行分类。介绍商标的种类。
三、讲授商标法的概念,商标法的基本原则,商标法的任务与作用几个问题。
第十九章 商标的对象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的分类;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消极条件;注册商标的积极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消极条件;注册商标的积极条件。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以案释法。
商标的分类;
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消极条件;
商标注册的积极条件;
尤其要对注册商标的绝对禁止条件与相对禁止条件加以区别。
第二十章 商标权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标权的概念、内容、特征、主体;商标权人的义务;商标权的取得方式;我国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商标权的概念、内容;我国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
商标权是商标法的重点。讲授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权的内容和特征,以及商标权的取得、续展、终止、商标权的主体与对象。
一、着重讲授商标权的概念、内容、特征。商标权是法律赋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支配的权利,并对其专有使用权、禁止权、转让商标的权利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详述。关于商标权的特征应着重讲述使用权和禁止权的区分以及商标权在时间性上不同于专利权、著作权的相对永久权特征。
二、关于商标权的取得主要介绍国际上商标权原始取得所采用的几种不同原则——使用原则、注册原则、混合原则,并就各个原则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分析未注册商标的地位问题。
三、商标权的主体问题,应指出所有民事主体都有权成为商标权人,商标权的对象着重讲述作为商标权对象的注册商标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构成要素,应具有显著特征,不得与他人混同,尤其不得违反禁用条款。
四、注册商标的期限和续展应着重续展程序与核准。注册商标终止的重点是注册商标被撤销和注销的区别及注册商标终止的法律后果。
五、注册商标转让应明确商标作为财产的可转让性和转让注册商标的条件。
六、关于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主要讲使用许可与转让的区别及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各自承担的义务。
七、关于商标注册原则,主要讲我国目前实行的自愿注册原则,同时对少数商品规定强制使用注册商标,注册申请介绍申请的程序,并介绍申请原则的变化。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注册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商标注册的申请;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注册商标的转让和转移;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注册商标的终止。
[教学重点与难点]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
本章讲授商标注册的申;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注册商标的转让和转移;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注册上百哦的终止等问题。
商标注册审查与核准的重点,是商标注册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商标注册的初步审定和公告、商标异议程序。
第二十二章 商标注册无效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注册无效的概念以及商标无效的类型,了解商标注册无效的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商标注册无效的类型。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以案释法。
本章主要讲授注册商标因争议与注册不当而导致注册无效的情况。
一、讲授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及争议裁定的程序。
二、注意区分注册商标之间的争议与撤销注册不当商标二者之间的区别,并就法律对二者在请求人资格、请求撤销的时间限制等方面的不同规定作出对比分析。此外,还需介绍对被撤销的注册商标的追溯力方面的法律规定。
第二十三章 商标评审与商标确权制度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商标评审的一般规定;商标复审裁决;商标确权与商标终审制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商标复审裁决。
本章讲授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商标评审的一般规定;
商标复审裁决;
商标确权与商标确权终审制度。
第二十四章 驰名商标及其保护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驰名商标的概念;驰名商标的认定;驰名商标的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驰名商标的认定。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
驰名商标通常是指那些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并且有较强竞争力的商标。
驰名商标依是否为注册商标,可分为注册的驰名商标和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的认定包括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和认定程序或方式。
各国立法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虽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大多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予以保护;
二、放宽驰名商标注册的显著性条件;
三、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
四、驰名商标所有人享有特别期限的排他权。
第二十五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侵犯商标权的表现形式;认定侵犯商标权的几个问题;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
本章内容主要是侵犯商标权的表现形式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假冒商标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商标案件的行政诉讼。
一、分析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构成、各种侵权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假冒商标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刑法关于假冒商标犯罪的规定。
二、讲授对于商标侵权案件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当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有关问题,如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的范围、行政诉讼被告等。
三、驰名商标的概念、认定与法律保护,结合巴黎公约及国外驰名商标保护的现状及驰名商标保护的理论,讲授我国保护驰名商标的必要性,并就已颁布的有关规定和实践进行分析评论。
第二十六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能够界定实践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章讲授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竞争与垄断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法的联系等问题。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及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从世界各国法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及巴黎公约的规定讲授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从市场竞争行为的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社会经济秩序等方面分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介绍世界各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与现状。
二、介绍世界上对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及狭义的不正当竞争予以法律规制的几种不同立法模式及其不同的侧重点。
第二十七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章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点,也是本编的主要内容。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将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归纳分类为:(1)假冒行为;(2)商品质量及原产地虚假表示行为;(3)以不正当利益进行交易的行为;(4)虚假广告宣传行为;(5)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6)有奖销售与搭售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7)诽谤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8)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9)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讲述每一种行为的构成及种种表现形式。
在讲述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时还需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十八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行为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责任方式主要为损害赔偿。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除商业诋毁行为以外,其它几类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均需承担行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性地规定了追究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责任,刑法对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
第二十九~三十三章 保护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大体了解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主要国际公约。该部分内容其它学校一般都不讲授。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识产权主要国际公约,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协调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本章介绍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主要国际公约,讲授各个公约的缔结背景、主要职能、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管理机构、发展历史、参加国情况以及我国与各个公约的关系。
一、 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二、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三、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四、 关于商标注册用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的尼斯协定。
五、 专利合作条约。
六、 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七、 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录音制品被擅自复制公约。
八、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第三十四章 串讲、总复习课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对所讲授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获得程序及其保护策略。
[授课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情景式、启发式案例教学模式。
第一章 著作权法串讲
1、著作权客体
2、著作权归属
3、著作权的内容
4、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5、邻接权的内容与保护期限
6、著作权侵权
第二章 专利法串讲
1、专利权的客体
2、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3、专利申请
4、专利权归属
5、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无效宣告
6、专利权的限制:强制许可(仅限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7、专利侵权
第三章 商标法串讲
1、商标专用权
2、不能获得商标注册的标记和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的标记
3、注册商标的申请原则
4、异议制度
5、注册商标权的保护期、续展、转让与许可使用
6、注册商标的撤销
7、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
8、商标侵权
该章内容的讲授,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框架结构。
撰稿人:侯中华 审核人:韩宁
上一:【法学】《专业实习与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下一: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请点击课程名称获取 2014版)